9月25日上午,苏州阳澄湖大闸蟹开捕。
“长势很好,特别饱满”,苏州阳澄湖湖面上,蟹鑫源养殖基地捕起了第一篓阳澄湖大闸蟹。“我现在手里的公蟹大概是5.5两,母蟹是4.5两。”蟹鑫园蟹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孙先生说,今年阳澄湖大闸蟹规格普遍比往年大,由于阳澄湖大闸蟹在中秋节前开捕,他目前接到的订单量比去年高出15%左右。
“今年以来,阳澄湖大闸蟹产区气候适宜,养殖户在苗蟹的选种、饵料的投喂等方面更加精细化、生态化、科技化。从养殖户反馈来看,无论是规格还是品质,都优于去年。”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新闻办主任姚水生介绍,今年阳澄湖大闸蟹总产量预计在1.1万吨左右,较去年增加0.16万吨左右。
苏州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顾东华介绍,今年是阳澄湖大闸蟹大力创新的一年,《阳澄湖地区乡村振兴协同发展规划》发布,提出推进大闸蟹产业集群融合化、矩阵式发展。苏州还出台了《阳澄湖大闸蟹特色产业振兴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力争到2025年阳澄湖大闸蟹养殖面积稳定在8.8万亩(其中湖区网围养殖面积保持在1.6万亩以内),产量达1万吨,全产业链产值超350亿元,打造成全国乡村振兴特色产业的示范品牌。今年,纳入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范围内的阳澄湖大闸蟹池塘养殖面积已达7.09万亩,围网养殖面积1.56万亩。
今年,2023年版阳澄湖大闸蟹农产品地理标志防伪专用标识启用。此次采用的防伪专用标识颜色的不同是为了区分不同的养殖区域。据介绍,紫红色防伪专用标识用于湖区围网养殖区域,深绿色防伪专用标识用于高标准改造养殖区域。
为了加强防伪,今年首次采用了AI点码防伪技术,有利于消费者识别专用标识的准确性和方便性;在外形图案上,今年也有了新的变化,首次采用了介于椭圆形与棱形之间的形状,与前几年的专用标识区别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