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标准

阳澄湖大闸蟹生产技术规范

  作者:暂无  来源:暂无 发表时间:2024/5/16 浏览:1761

 

阳澄湖大闸蟹生产技术规范

 

 

 

 

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

二O一九年九月

 

阳澄湖大闸蟹生产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苏州阳澄湖大闸蟹养殖生产的产地环境、养殖设施、放养前准备、苗种放养、投饲管理、日常管理、病害防治、捕捞、生态维护技术要点。

本规范适用于苏州阳澄湖地区中华绒螯蟹的池塘、湖泊养殖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NY 5361             无公害农产品  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DB 32/T1705-2018     太湖流域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阳澄湖大闸蟹

指在苏州阳澄湖湖区及沿湖周边乡镇(阳澄湖镇、阳澄湖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太平街道、唯亭街道、巴城镇、沙家浜镇)范围内,利用阳澄湖水系生态养殖的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且个体规格达到雌蟹≥125 g、雄蟹≥150 g。

4   产地环境

4.1  环境要求

应符合NY 5361的规定。

4.2  水源水质

水源无污染,应符合GB 11607的要求。

5  养殖设施

5.1  网围

5.1.1  面积

单个网围20×667 ㎡。

5.1.2  形状

长方形。

5.1.3  结构

由9×9聚乙烯网片、纲绳、竹桩、石龙、地笼组成。

5.1.4  高度

总高度3.5 m~4.0 m,网围高出水面1.5 m~2.0 m。

5.1.5  网目

2.4 cm~2.7 cm,缩结系数0.65。

5.1.6  联结方法

网片上纲紧紧缚扎于每个竹桩上端,下纲联接石龙,沉入湖底。

5.1.7  竹桩

用Ф8 cm~Ф10 cm的毛竹竖立固定墙网,高出正常水位1.5 m,间距2 m~3 m,墙网外间距5 m~10 m,加置撑桩。

5.1.8  飞檐防逃网

也称倒网,设“¬”型飞檐防逃设施在墙网上端内侧,向外伸出100 cm,下垂60 cm。

5.1.9  石龙

用聚乙烯网片缝制成Φ15 cm的长筒,内装满石子,两端封口,联接墙网底纲沉入湖底。

5.1.10  地笼

用Φ4mm的钢筋围成50 cm边长的方形框架,用网目1.0 cm的网片制成有口的长条形龙梢网,每条30 格~40 格,每格间距45 cm,设置在石龙外侧70 cm~80 cm处。

5.2  池塘

5.2.1  池塘规格

面积5×667 ㎡~50×667 ㎡,长方形,池深1.2 m~2.0 m,坡比1∶2~3。

5.2.2  护坡建造

池塘坡面平整后,用土夯实。或池塘坡面平整后用土工膜覆盖坡土,随后添加一层40目聚氯乙烯网布作为外层护坡材料,网片两端用土将上缘埋入土中,以防滑落,确保网片、土工膜与坡面紧贴。

5.2.3  进排水

    进排水分离,配备设施设备。

5.2.4  防逃设施

池埂四周采用宽度60 cm的塑料板或尼龙膜、铝皮、钢化玻璃等材料构筑防逃围栏设施,下端埋入土中10 cm~20 cm。

5.2.5  增氧设施

每10×667 ㎡池塘配备3 kW~8 kW微孔底增氧系统。

6   放养前准备

6.1  清整消毒

网围  在冬季捕捞结束后,采用网具清除野杂鱼类和敌害生物。用无节网片在网围内圈建占1/5面积的蟹种暂养区。

池塘  冬季抽干池水,冻晒15 d~30 d,清除多余淤泥,检修防逃设施,加固池埂。放养前7 d~10 d,每667㎡用生石灰75 kg~100 kg化浆后趁热全池均匀泼洒;或每667 ㎡泼洒漂白粉15 kg ~25 kg。

6.2  水草种植

6.2.1  栽种时间

12月~翌年3月。

6.2.2  水草种类

    伊乐藻、微齿眼子菜、苦草、轮叶黑藻和马来眼子菜等。根据实际,选择一种或多种水草,进行合理搭配。

6.2.3  栽种方法

网围   采用整枝或根茎扦插、种子撒播方法,使网围内水草均匀分布,面积达40 %~60 %。

池塘   种植水草前水位降至10 cm左右,采用茎秆插栽、堆草土压法移栽或种子撒播方法,间距1 m~3 m。

7   苗种放养

7.1  蟹种放养

7.1.1  蟹种来源

购买具苗种生产资质的培育场培育的或自行培育的蟹种。

7.1.2  放养时间

3月底前。

7.1.3  放养规格

规格60 只/kg~160 只/kg,未早熟、附肢完整、无伤残,活动敏捷、规格均匀。

7.1.4  放养密度

每667 ㎡放养800只±100只,一次放足。

7.2  套养品种放养

表 1   套养放养表

类别

放养时间

规格

数量(/667㎡)

适用

类型

鲢、鳙鱼种

蟹种入池7 d~10 d后

20 尾/kg~50 尾/kg

15尾~30尾

网围

池塘

其他

鳊鱼

3月前

4 尾/kg~6 尾/kg

5尾~10尾

网围

鳜鱼

5月下旬至6月上旬

体长5cm~8cm

5尾~10尾

网围

池塘

青虾种

春季

800 尾/ kg~1000 尾/ kg

10 kg~20 kg

池塘

抱卵青虾

5月~6月

400 尾/ kg~440 尾/ kg

0.2 kg~0.5 kg

池塘

青虾苗

7月

6000 尾/kg~8000 尾/kg

1万尾~2万尾

池塘

罗氏沼虾

6月~7月

全长5cm~6cm

1000尾~2000尾

网围

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在其他类别中选择一个或多个品种合理套养。

8   投饲管理

8.1  饲料种类

以全价配合饲料为主,辅以玉米、南瓜等植物性饲料和螺蛳、河蚌、新鲜杂鱼等动物性饲料。饲料应符合GB 13078的规定。

8.2  螺蛳投放

清明节前,每667 ㎡投放螺蛳200 kg~250 kg;在7月~8月,视情每667 ㎡补放螺蛳100 kg~200 kg。

8.3  投喂方法

春季水温10 ℃~15 ℃时,2 d~3 d投喂一次;水温15 ℃以上时,每天投喂一次。日投饵量按存塘大闸蟹体重测算,3月~4月投1 %左右,5月~6月投2 %~3 %;7月~10月投4 %~5 %;9月份起,增投新鲜杂鱼,促进大闸蟹育肥。实际投喂量根据季节、天气、水质、摄食情况酌情增减。

9   日常管理

9.1  日常巡查

早晚各巡塘一次,观察水质变化,检查大闸蟹的活动、蜕壳、摄食情况,检修养殖设施,观察并驱除敌害。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查找原因。

9.2  水质管理

池塘水质保持 “清、新、嫩、爽”,透明度控制在30 cm~50 cm。3月~5月水深控制在0.5 m~0.7 m,6月~8月水深1.0 m~1.5 m,9月~11月水深1.0 m~1.2 m。

9.3  增氧管理

4月下旬起,视天气情况开启增氧机。梅雨季节、高温季节和白露季节要视情延长开机时间,或全天开机,保持水体溶解氧5 mg/L以上。

9.4  水草管理

视水草长势,割除过密的水草,保证水体交换通畅。

10   病害防治

10.1  预防措施

采用生态防治方法。

10.2  常见病害治疗方法

网围  发现死蟹及时捞出,检查、分析原因。病死蟹做好无害化处理。

池塘  病害治疗药物使用符合NY 5071要求。

11   捕捞

9月下旬,适时捕捞。采用地笼张捕,池塘还可采用池埂手捉、干塘起捕。

12   生态维护

池塘养殖尾水集中排放至区域内尾水处理区进行净化处理,若外排公共水域的,须符合DB 32/T 1705-2018的规定。池塘大闸蟹捕捞结束后,将水草集中捞出堆肥。

 

 

 

电话:秘书处:0512—62586298;办公室:0512—67325419;新闻办:0512—66106648;服务办:0512—62586598(周一至周五上午9:00—11:30,下午13:00—16:30)
传真:0512-67325419  备案号:苏ICP备14020786号-1 投诉监督电话:0512-67325419  地址:苏州市相城区阳澄湖镇相石路1-1号楼
Copyright © 2011-2016 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天堃传媒